专家介绍

董邦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专注经济犯罪侦查和刑事法学研究。
一、简要案情
2024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荣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经查,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期间,李某荣等人成立期货资管团队,并在期货公司开立账户,购买期货分仓交易系统。在未取得证监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通过互联网平台招揽投资客户。李某荣等人在分仓交易软件中向投资人提供具有指令申报、代理买卖、交易清算等功能的交易子账户;投资者本人或委托李某荣等人通过分仓软件手机客户端交易。李某荣等人按照期货公司交易手续费的1.5倍标准向客户收取手续费,以此非法牟利。截至案发,本案涉案金额达32亿余元。
2025年8月,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以犯非法经营罪对李某荣等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
二、经验介绍
本案资金数据来源多样且结构不一、交易规模庞大且频率较高、关联交易复杂且隐蔽性强。办案单位以资金穿透手段为支撑,情报导侦、逐一破题。一是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体系,破解证据整合难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调取各类资金数据,开展全面清洗和检验。二是采用“三位一体”资金穿透技术,精准刻画犯罪链条。针对期货交易、分仓软件及银行资金流相互交织的复杂性,首创“银行账户-期货账户-分仓软件”三位一体的资金穿透分析方法,精准确定了犯罪团伙非法经营数额和违法所得,实现对犯罪手法和结果的全链条精准刻画及定量认定。三是探索实践可供审判直接采信的资金分析成果转化标准,有力提升打击质效。本案形成的资金分析报告清晰反映了犯罪事实,其分析方法的科学性、论证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准确性,获得了审判机关的高度认可并被判决书原文采纳,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降低了司法成本。
三、专家点评
武汉经侦侦办的本市首例利用分仓软件进行非法经营期货案已经法院审理判决。在该判决书中,法官直接引用公安机关出具的资金分析报告,认定犯罪嫌疑人的非法经营数额及违法所得。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将资金分析报告作为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这正是“金析为证”在实践中证据价值的生动体现。
非法经营期货类案件通常涉及海量、多源、异构的资金数据,传统取证方法面临巨大挑战。本案通过“金析为证”,采用严格的程序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银行流水、第三方支付数据、期货交易记录资金数据等进行一体化清洗、校验与关联分析,成功地将庞杂的数据转化为清晰、可靠的书证类证据。在案件办理中,侦查人员精准计算出犯罪团伙非法经营数额,以及通过加收手续费非法获利,其分析结论被审判机关直接采信,充分证明了“金析为证”在认定非法经营数额和获利金额方面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金析为证”机制标志着公安机关资金分析工作从“辅助侦查”向“证据核心”的转型。它不仅提升了打击经济犯罪的效率与精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六项法庭科学资金数据标准、鉴定机构与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等规范的制度设计,为资金分析成果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资格与证明力提供了程序正当性保障,这是对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大创新与发展。
随着经济犯罪手段不断升级,“金析为证”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必要继续完善其制度规范、明确鉴定人出庭质证程序,并加强跨部门协同,使其在维护金融秩序、促进司法公正中发挥更大作用。